花480租個紙片人男神和我約會,圓夢了還是社死了?網友:小姑娘挺會玩,花錢買開心,比找個男人談戀愛靠譜多了

上周,我自稱母胎solo的學妹Alice冷不丁在朋友圈發了組秀恩愛九宮格。

我瞳孔地震,點開一張張貼貼抱抱拉手手的照片,放大——再放大……瞳孔海嘯:她的男朋友,長相居然神似我們都超愛的乙女手游里的男角色蕭逸?!

面對我的靈魂拷問,她告訴我:1.這是她用100元/小時的價格租的男友,2.「男朋友」是女生扮的。

望著我清澈無知的眼神,Alice表示我已經老了——這是他們「年輕人」中正流行的一種新型約會方式,叫cos線下委托。花錢請一位coser,扮成你最喜歡的游戲或動漫角色,陪你約會一天。只要998,沉浸式夢女體驗帶回家。

我立刻要求她也找一位「蕭逸」陪我約會,只許更帥,上不封頂。Alice心領神會,立刻拿出比幫我相親還認真的勁頭開始挑選這位「紙片男友」,從閑魚扒拉到小紅書,最后,我們敲定了一位身高175+、長相帥氣冷艷、會日語會劍道起步價400元的「心動男嘉賓」——當然,TA是個女的。

閑魚上的cos線下委托

小紅書上的cos線下委托

最后,一番議價,3小時的委托費400r,「蕭逸」的來回車費80r,不算其他吃喝玩樂的費用,我就這樣花了480塊錢租到了一位夢寐以求的紙片人男友。

《光與夜之戀》里的蕭逸和女主

如何定制一個「完美情人」

我的「蕭逸」皮下本尊名叫圈圈。在見面前,圈圈就向我展現了她非常精致的專業素養,最大程度還原二次元角色。盡管是女生,但眾所周知,女生帥起來就沒男生什麼事了。

比如跟我反復敲定蕭逸在游戲文案中頗為中二的「蒼綠色」眼睛到底應該是個啥色——圈圈向我展示了自己的一抽屜美瞳,墨綠、藍綠、灰綠、灰藍等等顏色都給我試戴了一遍,最后我在她一輪輪的美貌自拍轟炸下,色令智昏地挑了一個看上去最夢幻的。

蕭逸是黑頭髮,但黑頭髮也需要假發。圈圈告訴我她在淘寶上拍了一頂算上運費79塊錢的蕭逸同款假毛(顯然,我付錢),并告訴我她到手后會仔細修剪一番,再用摩絲定型。我說假發有什麼好修的?她說不行,假發到手后的自然狀態經常都是鄉村非主流風,戴上后蕭逸和蕭小五(游戲中女主的名字)秒變皇甫鐵牛與蘇翠花。 作為資深玩家,圈圈為了出cos至今已修剪過上百頂假發,所以不用擔心變成殺馬特。

蕭逸的假發

為了提供更沉浸的陪伴,圈圈說她們通常要詢問顧客身高以制造最心動的「身高差」,在發現我們差不多高后, 她慷慨地表示約會那天會墊到185,讓我盡情地小鳥依人。

後來的幾天,我們都沉浸在對《光與夜之戀》愉快的交流和玩梗中。從蕭逸的配音阿杰「清朗的王子音」一路磕到「當光夜全員去給兒子開家長會」這種衍生視訊。 本夢女已然成了一條抱著手機躺平的睡美人,只待我的白馬王子騎著我替他下單的白馬來娶我。

嗶哩嗶哩@乙女飯堂,《光與夜之戀》不同男性當爹后和兒子的相處方式

約會當天圈圈是開車來的。當「他」一身超有型的黑大衣從大紅色的車中走出時,我真切地有了一種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蕭逸」摘下口罩后,我的反應更是像個五百年沒見過男人的癡漢,站在酒吧門口瘋狂唏噓:「你好帥啊。」

後來,圈圈的另一位單主、委托后跟她處成好朋友的小白告訴我,她第一次看到二次元成真的時候,也陷進去了: 「cos線下委托最撩人的地方就是長得帥。漂亮的臉蛋不分性別,光是看到那張帥氣的臉龐就覺得很滿足。」

小白也特別跟我強調了二次元打扮的重要性:「有些撩妹的舉動,如果她穿著常服你會罵她有病,但因為是cos看著那張臉你就無法生氣。」

除了外表1:1還原,「蕭逸」也展現了非現實異性能做出的體貼。外賣到了之后我要下樓取,「他」直接說你坐著,我去拿。吃飯的時候會把菜按種類給我一種種分到盤子里,分完之后說:「誒?我好像把青菜都夾到我這了……要不要再分你一點?」我說「他」飲料里裝飾的櫻桃很好看,「他」就挑出來喂給我吃。 當我熟悉的酒吧老闆對我說「哎喲,這是你男朋友嗎?真好看!」時,她一把把我摟過去:「是啊她是我女朋友!也很好看對不對?」

坐在「他「旁邊能聞到細微的幽香……是的「蕭逸」甚至為這次約會精心搭配了合適的香水——當我問道蕭逸「噴的什麼香水?這麼好聞」時,「他」告訴我這是「他」選了好久選出的一款叫「醉江月」的香水,前調是酒,比較符合自己今天的人設……我除了感嘆一聲專業,感覺就像做夢一樣,畢竟現實里有幾個男朋友約會前會仔細搭配香水?後來圈圈告訴我,她每次出cos都會為角色精心搭一款香水,如果是有少年感的角色可能就會用清新的味道,恐怖游戲的角色會用焚香調。

體貼入微這并不是圈圈一位委托coser的特點。我曾問過身邊體驗過cos線下委托的朋友,為什麼這一圈子基本都是女cosers,而且基本只接女生的單?她們給我的回答驚人地一致——除了考慮到安全問題,主要是因為女生更細膩體貼、共情能力強。

「女生更懂女生,這種體驗是跟男生約會沒有的。」小白跟我說。她曾經下單過的cosers,不僅會非常紳士地幫她拎包、拉椅子,走在街上把她護在內側,隨時問她喜歡吃什麼,還會幫她系安全帶——姿勢很像椅咚。 「總之就是:時刻維護公主殿下的體驗感。」小白跟我肉麻地總結道。

當然,我們公認最令人少女心爆發的一個舉動,是小白跟我說她的一位朋友 阿鳥在跟自己的委托coser逛街時,對方把她抱了起來。阿鳥問我是不是很重啊?她說不會啊,女孩子都是輕輕的。

正當我跟我「夢想照進現實」的帥哥蕭逸聊得火熱時,「他」突然看了一眼手機:「我們的委托時間還剩15分鐘誒。」一秒把我拉入冰冷的消費主義三次元。走的時候,「他」摸了摸這頂我買的蕭逸假毛,說:「這個你喜歡可以帶走啊,畢竟是你買的。」我連忙擺手說不用了,你戴著就好——一場浪漫約會就這樣咖嚓收束于無情的消費主義現實。

跟coser約會的,都是逃避現實的「夢女」嗎?

為什麼比起跟三次元男生戀愛,很多女孩更愿意找個女生扮演二次元帥哥去約會?

我的cos線下委托體驗伙伴、學妹Alice經常跟我表示,她在現實生活中跟「男的」相處經常會有不自在、不夠信任的感覺,感覺男生說話常常會不經意間語出冒犯,但女生卻不會。女生說話往往就體貼共情、可可【愛☆愛】。所以一位優質的委托coser,既滿足了她所需要的情緒價值,還給了她高度還原的夢女快樂。「這不就沒男人什麼事了?」

小紅書@沐熙又香了

在跟圈圈cos的蕭逸約會的時候,我也向她這位「資深從業者」表達了我的這一好奇。圈圈告訴我,一是紙片人的世界比現實世界要「安全和自由」得多。她出的委托cos所涉及的動漫角色,基本上都有點「病嬌」。她說,現實中遇到病嬌過度、偏執瘋狂的,大機率要打110。但在二次元就不一樣,「病嬌」的角色特別迷人,顧客能在安全范圍內感受二次元的人物魅力。

同時紙片人還不會塌房——這很重要。圈圈跟我說,他有親友這兩年粉的所有愛豆全接二連三塌了個遍,每次塌房后她的感想都是:「還是紙片人香。」

「偶像塌房」

圈圈還跟我說,她所接單的「夢女」很多都不大喜歡三次元的男生。 「有可能是被男人傷害過,所以對實際的親密關系心存畏懼。」一段真情實感的戀愛往往最后既費錢、又傷害感情。所以不如租個「紙片人」來場「戀愛表演」,花銷有限,還確保了「男友」的反饋都是按自己的要求量身定做的,甚至還會隨機掉落超甜彩蛋。比如圈圈說她曾經cos過《光與夜之戀》里的夏鳴星,感覺他跟姐姐約會是會帶花的,于是她就捧了束花去見的委托人。

電影《小時代》

cos線下委托是近幾年在國內蓬勃發展的「體驗經濟」的一個新興分支。根據美團研究院的調查顯示,僅2020年,在美團平台上新誕生的體驗類生活服務類產業就多達47個,包括主題餐廳、VR餐廳、電影酒店、密室、劇本殺等,cos線下委托的「產業化」前身可以算是前兩年在中國一線城市里開始增多的「執事店」、「女仆咖啡廳」等主題餐廳。

我認識的幾位委托cosers,比如圈圈和她的朋友川北,跟我說她們都在國內的執事店兼職過。川北跟我聊到,對她們這類對二次元涉獵頗深的cosers而言,執事店這種「體驗經濟」顯得過于粗放了。頂多是服務員在服裝上具備了某種「動漫感」,并不跟任何一部作品的內容有關聯。服務員與顧客「互動」、加強體驗的方式,往往也令人尷尬——比如請你跟她們一起拍手念咒語,讓面前的這盤蛋炒飯變得更好吃。

小紅書@小野在日本

相比之下,cos線下委托則像是一種「量身定制」的體驗類經濟。在B·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爾摩合著的《體驗經濟》一書中,最重要的觀點就是:21世紀是體驗經濟的時代,最「偉大」的產品就是要「精心設計」用戶體驗。而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及演出」。cos線下委托無疑是一種更細膩、一對一的「演出形式」。川北告訴我,她一般都會讓單主給她留出至少一周的準備時間,方便她把游戲或劇集補完,深入地了解角色性格或小癖好。這樣精細的「服務」,在產業化的體驗店里是不可能有的。所以,cos線下委托的忠實客戶小白才跟我說,她最后經常跟coser處成了好朋友,或者有時會直接選擇下單自己的同好親友,以確保體驗感靠譜。

戀愛真能靠「演」出來嗎?

至少在我的體驗里,我感受到了cos線下委托的「出戲感」。比如我認為蕭逸在游戲里最有「戀愛感」的戲,是嘴對嘴喂檸檬糖和調戲前一晚醉酒撒瘋的女主。但這種戲很難還原,它高度依賴游戲里的杰克蘇聲線和和自然純熟的演技,跟一位剛見面的coser一起模擬的話,效果就成了:尷尬到腳趾抓地——笑場——入戲——同好一起上頭髮瘋。

如果能撐下去,演員和觀眾恐怕也得是兩個極具信念感、演技絕倫的「社交恐怖分子」。

比如B站上流傳的cos《光與夜之戀》里查理蘇的視訊——coser站在委托人樓下擎著大喇叭高喊:「早上好!未婚妻!」高舉起閃亮的「嫁給我」燈牌;或者 拿大喇叭懟在正在玩手機的委托人耳邊邪魅一笑:「未婚妻,你又在看哪個男人?」然后扎著大翅膀開始擴音版「追妻火葬場」。社死可以達到當場火化的程度。

嗶哩嗶哩@宴什

圈圈跟我說,她有社牛的朋友接過這種「喪心病狂」的委托,穿著查理蘇騷包酷炫的花襯衫,騎著摩托車飛奔,并舉著喇叭滿街呼喚:「我的未婚妻在哪?未婚妻!」

我問圈圈接沒接過如此社死的訂單,她說顯然沒有,若有單主提如此奇怪的要求——「那是另外的價錢!」我扒拉了一番她的閑魚主頁,算出她接單的時薪差不多是100r/小時,同時單主如果有要求特別定制、格外貼臉的服務的話,可能還需要多付200r左右。

但她說她目前為止還沒有碰到什麼過于drama的要求,最「奇怪」的就是有單主請她和自己的一幫朋友去海底撈慶生。她cos的是個非常高冷的角色,單主要求她一定要始終保持高冷,置身事外。「你知道,在海底撈慶生還要憋著不笑,始終維持在冷漠人設里,本身就能讓自己笑死了。」她跟我說。

小紅書@和陸沉看99次日落

這種drama的「戀愛體驗」與其說是談戀愛,不如說是又打了一把真人版戀愛游戲,只不過收獲的大機率不是臉紅心跳而是社死爆笑。小白跟我表示,優質的cos線下委托基本都會變成同好交流大會。圈圈也說,她曾考慮過在互動中使用角色經典的台詞或習慣,但從來不會有「自然」的表現,效果基本都是「擺個pose表演一秒入戲」和玩梗的效果,最后和委托人開心地笑作一團。

小紅書@米子,粉絲給蕭逸過生日

關于這一問題,我的「二次元紅娘」Alice表示,她對于委托coser從來不是「沉浸式夢女」,而是一種有審美距離的「觀賞式戀愛」。同時coser并不是專業演員,相處時也只是能做到外形上盡可能貼近角色,大部分互動跟普通女孩子間的互動毫無區別。

她還跟我很不爽地吐槽過她遇到的第一個委托coser——見面的一刻就是破滅的時刻,因為她P圖實在是太狠了。 「cos這東西真的很依賴P圖。二次元的東西還是就讓它留在二次元吧。」Alice如是說。

其實coser約會服務,本質上是把虛擬戀愛的體驗搬到現實,大部分甚至依托于讓女生非常有代入感的乙女游戲。兩三年前虛擬男友語音陪聊服務也曾一度流行,花幾十幾百不等,可以選擇奶狗、霸總等類型聲音跟你對聊半小時,說什麼不重要,主要是滿足聲控群體的幻想。

越來越多面向年輕女性的「虛擬戀人」程序,用AI實現戀愛的浪漫體驗,例如蘋果應用軟件下載量最多的社交聊天機器人Replika,作為一款「關心你的AI伴侶(The AI Companion Who Cares)」」,你可以選擇Replika的外貌性格,對方能在跟你聊天過程中記下關于你的職業愛好、情感狀態、未來期望,他足夠了解你,還能積極關注回應你的感受,疲憊了給你安慰、失落了給你鼓勵,還能引導你深呼吸或者做冥想調整情緒。當然你也可以回復「喜歡」、「有趣」‘「無意義」、「感到冒犯」馴化Replika,讓這個虛擬伴侶更懂你。

我們越來越希望找到一段貼心浪漫、氛圍永遠充滿粉紅色、還能互相理解、靈魂契合的親密關系,現實里「直男思維」「無法體察對方」「沒有共情」是女性群體里普遍吐槽的話題。只不過虛擬越浪漫,映照著現實越骨感。

軟件Replika終究是款商品,當它推出成人向的親熱服務時也遭致女性用戶的反感噁心,也和乙女游戲一樣:「不氪金,就分手」。一場480塊錢的coser約會服務(還有一筆妝造跟吃喝的費用),花出去也肉疼。

不過跟虛擬男友聊天也好、體驗人機之戀也罷,或者當一次夢女,獲得心靈安慰,或者失落幻滅,都是一次次對找尋「心動」感覺的嘗試。

小紅書@五個wonni,和賽車手蕭逸一起開卡丁車

跟我一樣請過蕭逸的線下委托的瑤瑤說,跟自己心愛的角色約會的價值遠高于三次元戀愛:「委托cos可以說是讓夢短暫的實現。會有一種感動和頭皮發麻的跨次元壁的幸福感。而實際的戀愛就完全沒有那種夢向的感覺,太普通了。」

我大致明白她的感覺。我最心動的點就是我的「蕭逸」實在是太像、太帥了。「他」往那安靜地一坐就頓時讓我愛的整個故事有了說服力。面對我的花癡,「蕭逸」不好意思地跟我說,以前也有單主癡迷過她的美色,盯著她說:「你這張臉就讓我無條件地想為你花錢。」

啊……花錢。一想到整場約會都是我在付錢,我頓時又覺得這戀愛談得也不夠甜了。

所以,cos線下委托到底是讓「夢女」的夢圓了還是夢碎了?這可能跟不同人自我造「夢」的能力及想法有關。有人可能會從一張帥臉夢出一部言情劇,有人可能要用一台環繞立體聲的大戲才能愛上一張臉。但在這個吻友、哄睡服務、戀愛語音包越來越受歡迎的時代 ,親密關系已經被切分成各種細節、元素,分類標價。這時候,「夢」可以買,已經很好了。哪怕只是碎片。

你想跟「紙片人」談戀愛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