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狂賣750萬冊,看哭無數人的異世界神作從「吃席」開始,網友:嗅到了壽命論的味道

熟悉本粉專的朋友都知道,雖然我們是一家游戲媒體,但秉持著ACG不分家的想法,時不時也會給大家推薦一些還不錯的動畫。

這種慣例直到今年一月,隨著冬季新番的偃旗息鼓而徹底啞火。不是不想吹,而是真的沒有太多作品可以拿得出手。

「異世界」實在是太多了。

一開始「異世界」還是很多作品的固有格式,即主角因為各種原因魂穿到另一片中世紀大陸,在各種外掛的加持下開無雙,享后宮。

之后不斷演變,衍生出了退出隊伍的「退隊流」,朝九晚五享受生活的「慢生活流」,之后進一步發展,直到如今穿越到豬、狗、售貨機身上的「不是人流」。

主角是右邊那只豬

在常看的漫畫、輕小說的動漫之家上搜索「異世界」,你會發現這類作一抓一大把,數都數不過來。

也是因為其中有太多那種量產,低創,換湯不換藥的流水線產物,所以不少異世界作品直接被扣上了「廁紙」,直接被觀眾劃到了「爛作」里。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想給大家聽推薦 《葬送的芙莉蓮》,因為這本異世界漫畫與其他異世界不太一樣。

上次聽到 《葬送的芙莉蓮》的消息,還是去年年末。那時候,這本「傳統異世界」漫畫就憑借9卷單行本,賣到了超750萬的銷量。

作為當之無愧的人氣作品,《葬送的芙莉蓮》也在去年被宣布動畫化,由老牌動畫公司「Madhouse」負責改編制作,前幾天也是正好發布了第一個預告PV,公開了部分參與制作的人員名單。

其中有不少老熟人。 作為動畫核心的監督,交給了曾制作《孤獨搖滾!》的新星「齋藤圭一郎」;系列構成交給了負責過《一拳超人 第一季》的「鈴木智尋」,配樂則是讓負責過《紫羅蘭永恒花園》的「Evan Call」負責。

這個制作陣容在普通觀眾眼里可以說是 「無可挑剔」,已經到了可以提前開香檳慶祝的水平。

《葬送的芙莉蓮》值得這樣的制作資源。在B站,它被國內觀眾形容為 「異世界的清流」,是近年來最「獨特」的作品之一,作品中有非常豐富的魔法設定,你可以在這本漫畫里找到各種稀奇古怪的魔法設定。

而且這些還不是一成不變的。《葬送的芙莉蓮》并沒有遵從刻板的「中世紀滯留」,即在魔法的影響下而導致科技等內容的完全停滯。

相反它將魔法代入生活,同時隨著時代的推演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掌握,可以說直接地反映了作品的時代變遷。

同時它與那些執著于「爽感」的異世界穿越文不同,《葬送的芙莉蓮》給讀者營造的故事氛圍是輕松,閑適,它將故事的基調放慢,讓讀者自然而然地品味到那些細枝末節台詞中所蘊含的每一分情愫。

這和碳酸飲料入喉而產生的爽感不同,《葬送的芙莉蓮》在當下,應該算是是一杯值得去細細品味的清茶。

而這種「利口」,從漫畫的第一話就已經開始。

※以下內容不包含關鍵劇情劇透,放心觀看

與傳統講述冒險開始的故事不同,《葬送的芙莉蓮》開始于冒險的終點,描繪的是勇者一行成功討伐魔王回歸之后的故事。

他們是一個傳統的異世界冒險小隊,一行人中(從左往右)有作為戰士的寡言矮人 「艾森」,擔任勇者的自戀帥哥 「辛梅爾」,酗酒無度的奶媽僧侶 「海塔」,和作為主角擁有無限生命的精靈法師 「芙莉蓮」

這4個人從近乎一無所有開始冒險,為了擊敗魔王而踏上旅途,他們一路探索了無數迷宮、秘境,擊敗了數不勝數的魔族,花費了近10年的時間成功擊敗了魔王,衣錦還鄉。

當晚,國王為了慶祝戰爭的結束,在城內舉行了盛大的晚會慶典,同時為了紀念他們四人的功績,也應允勇者將在國內各地豎立起他們一行的銅像,讓后人永遠傳頌他們的功績。

而在大吃大喝之后,四人碰杯感嘆10年時間白駒過隙,如今旅程徹底告一段落,那些心驚動魄,啼笑皆非都變成了過往幸福的回憶。

恰巧的是,這一天夜空會降下 50年一度的流星雨,是人世間難得的美景,華麗壯觀。

其他人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壯麗的景觀,不禁感慨。但芙莉蓮不同,她是長壽的精靈,她看過太多次這等華麗的流星雨,所以她答應3位好友,下一次半世紀流星雨到來之時,她會領著他們三人去更好地觀測地點,在那里再看一次。

想想五十年一度,作為人類的勇者,辛梅爾只是笑笑,應允了下來,和芙莉蓮及好友約定未來再看一次半世紀流星雨。

之后,芙莉蓮便離開了小隊,繼續追逐自己所愛的魔法。這段旅程好像與曾經沒什麼不同, 只是這一次從四人變成了一人,而時間也從十年拉長到了五十年。

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時間中, 你會發現與芙莉蓮交好的商人從年輕變得年邁, 但只有芙莉蓮一如往常,幾十年過去,她還是面容姣好,還是穿著白色的法師服。

她想起曾經拜托辛梅爾保管的魔法素材,打算趁著半世紀流星雨這個檔口,將保管的素材一并取回。

芙莉蓮回到曾經慶祝勝利的城鎮,這里的街道和她上次到來有了不小的變化,曾經國王應允的銅像也已經豎立在了廣場中央。

在芙莉蓮的視角中,你很難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幾張分鏡就涵蓋了漫長的50年。觀眾只能從旁人的改變中一點一點去揣摩,去接受這在漫畫中飛速流淌的時間。

50年,足夠一個被全世界歌頌的人類勇者從意氣風發變得垂垂老矣。

四人再一次相聚,花費一周的時間,從城鎮跋涉到觀景地。一路上他們露營,遭遇魔獸,發現各種新奇,讓人興奮的事物、景觀。

在垂垂老矣的辛梅爾眼中,這一切就好像回到了曾經,回到了曾經意氣風發的那個年紀,自己和三位伙伴一起冒險,旅行。

他們又一次見到了半世紀流星雨。芙莉蓮沒有騙他們,從這里看,流星雨好像和回憶一樣都觸手可得,都在時間的推移之后變得更加的美麗。

50年前,流星雨劃過,和平的時代正式開始;而50年后,流星雨再次劃過,這一次辛梅爾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與自己的好友告別。

作為一同冒險的伙伴,僧侶海塔主持了他的葬禮。

在葬禮上,芙莉蓮擠不出一滴眼淚,她并非薄情,而是作為精靈與辛梅爾邂逅的10年對她來說只是一瞬,10年不足以讓她了解辛梅爾的全部。

作為精靈, 她不曾了解人類對于時間的認知,不曾擁有所謂的情感依賴,更不曾關心人類對于曾經、現在、未來的態度。

在辛梅爾的棺前,作為曾經一同冒險10年的摯友,芙莉蓮甚至不能確定辛梅爾最后是否幸福。

她熱愛冒險,回憶辛梅爾,所有的記憶都會定格在旅途中的點滴。

但拋開冒險,辛梅爾是一個怎樣的人?芙莉蓮給不出答案。

這一刻芙莉蓮終于知道,自己可能再也沒辦法了解辛梅爾了。

她落淚并不是因為她永遠地失去了摯友,她是精靈她活了上千年,見證了太多的生離死別, 她落淚只是因為她曾經只把辛梅爾當作一段時間的旅伴,而現在卻永遠失去了將他作為摯友去了解的機會。

也是從此刻開始, 芙莉蓮的旅途并不再是純粹地追求魔法,她想開始了解人類,她決定再走一次曾經和摯友們跋涉的冒險之旅。

這就是《葬送的芙莉蓮》的第一話,是一段旅程的終點,也是一段嶄新旅途的起點。

我們很少會這樣詳細地去講述一部作品,因為劇透難免會讓沒接觸過過作品的觀眾感到遺憾,我從來不想讓讀者失去發掘寶藏時的驚喜。

但我相信《葬送的芙莉蓮》是特別的,它不會受到劇透的影響,即使看完我的講述,重新翻看漫畫,作品所包含的感情依然會透過畫面,完整地傳達給漫畫前的觀眾。

《葬送的芙莉蓮》雖然是異世界漫畫,但它沒有穿越、沒有系統、沒有開掛,沒有現在被認為爛白,俗套的一切,它只是在一個效仿《勇者斗惡龍》的西方奇幻世界觀下, 講述了一個因為壽命論,而試圖了解人類的精靈。

《葬送的芙莉蓮》之所以特殊,我想也是因為它不是純粹的情感劇,而更像是一部內斂的「公路片」,是通過一段旅程來刻畫角色成長的作品,類似《魔女之旅》《少女中末旅行》,甚至是更老一點的《奇諾之旅》。

它并不會像傳統的少年漫畫那樣,用大跨頁的人物特寫,或者是醒目的有力的吶喊台詞,將情感用力透紙背的方式映射出來,而是 僅通過流暢的分鏡,將讀者一點點地引導進故事之中,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其中如溪水流淌般的點滴感情。

就拿第3話這幾頁來說。漫畫先是通過芙莉蓮目光的引導,讓讀者自然地注意到籽種鼠的存在,跟隨籽種鼠與芙莉蓮二人一同進入樹林;

在追尋籽種鼠,在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中,將那些曾經鮮少提及的回憶過往,順暢地和現有的內容接軌,這些畫面不需要多麼振聾發聵的台詞,不需要多麼精彩絕倫的演出,只依靠是簡單的分鏡排列出來,效果便渾然天成。

之后也是同理,追尋到籽種鼠的聚集地,依靠分鏡中簡單的一格特寫,讓漫畫中隱藏的驚喜有跡可循。

最后再一次穿插回憶,將過往的曾經與現在勾連在一起,并將這些往昔所沒有表達出的無言感情,用溫情的方式展現在讀者眼中。

這一段精彩的布置近乎完美,流暢自然, 讀者的視角自然而然地引渡到不同物什上,注意到創作者所留下的一處處線索,最后在滿懷期待之下去見證奇跡,讓醞釀的情感找到最合適的宣泄口。

這一切我想歸功于《葬送的芙莉蓮》的分鏡。

回望上文,你會發現即使我們聊了這麼多的漫畫內容,但是《芙莉蓮》所有的分鏡都布置得極為規整,沒有那種充滿想象力的延展,破框,它只是將嘗試表達的內容,完整地呈現在觀眾眼前,之后再給每一小段旅程,劃上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句點。

這樣規整而充滿故事感的分鏡會出現在漫畫的各處,應用在各種不同的角色身上,就像前面提到的勾連起現在與曾經并延展向未來, 串聯起《葬送的芙莉蓮》兩條不同的故事線。

曾經

現在

第一條故事線是芙莉蓮的現在,作為曾經的英雄她與弟子與新結識的伙伴正在重走曾經那條漫長的征程。在路上他們見到,看到,聽到, 勾連出第二條故事線,即多年前芙莉蓮與勇者辛梅爾初次造訪時的所見,所聞,所感。

兩條故事線相互照應,兩隊不同的角色在旅途中遭遇相似的事情。過去發生的一切都好像成為了如今最好的答案,而如今芙莉蓮身體力行的所有,也好像給曾經那些旅途上的種種遭遇附上了一篇完美日后談, 她成功消化了曾經摯友給予她的溫暖,如今她也很好地將溫暖回饋給了更多的人。

曾經

現在

如果在這里結束,那《葬送的芙莉蓮》可以說是一篇充滿溫情的故事短篇集,不同人的人相遇、相熟、相知,精靈少女在其中一步步領悟到了「人」的詮釋。

但在溫情基調之上,《葬送的芙莉蓮》在各種細節、台詞上給這部作品加入些許時代變化的愁緒,以及幻想世界里特有的傳承感。

不僅僅是人物性格的傳承,對待旅行的態度,摯友之間的友情,也在不同的時間段中延續。

正是這些細枝末節的內容,與不斷填充進漫畫的回憶,讓曾經那些只有只言片語的角色變得更加立體,形象。

就比如矮人戰士「艾森」,在漫畫一開始,他的設定是一位寡言少語,但是在后續的補充中,你會發現他會在和老友書信往來時哼一段小曲,會和自己的弟子滔滔不絕曾經冒險的經歷。

這些內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隨著旅程的延續,回憶涌出,曾經冒險的勇者一行人都隨著漫畫的更新變得愈加豐滿。

也正是有著這樣的刻畫人物的方式,才有了之后這部漫畫的「人氣第一」,開局即死的 「勇者辛梅爾」

讓我們換一首BGM慢慢聊。

還記得嗎,《葬送的芙莉蓮》開始于一場葬禮,一場屬于勇者辛梅爾的葬禮。

這位討伐了魔王的勇者在第一話就經歷了數十年的蹉跎,最后安詳地在摯友的陪伴下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一生好像用寥寥數語就可以概括概括完全。

但事實上,在芙莉蓮的每一段回憶中,辛梅爾都是那個獨一無二的角色。

他知曉芙莉蓮時間觀非常模糊,擔心未來她會孤身一人。

所以他經常會讓受到他幫助的人給他制作銅像,通過這種方式將自己冒險的故事流傳下去,讓自己以這種身份陪伴在芙莉蓮的身邊。

他明白芙莉蓮不懂人間典故,不曾了解花語等涵義,所以在看到她挑選到象征著永恒愛情的鏡蓮華時,只是無奈一笑,便將它珍重地套在芙莉蓮的手上。

這個角色也不僅僅只是一位好隊友,他的身份是勇者。

在其他作品中,勇者可能是由女神挑選的角色,他們充滿潛力,帶著保送的裝備一往無前。

每個人都覺得辛梅爾正是這樣的角色,他會集合隊員,攜勇者之劍結束魔族引發的戰爭,就連辛梅爾自己都這麼想,他充滿自信。

但他并不是那個自己篤定的「命運之子」, 他不是被選擇的「勇者」,也沒能拿到真正的「勇者之劍」。

可這又何妨?辛梅爾之時在勇者之劍前愣了一瞬,他沒有灰心喪氣,沒有怨天艾人,仍然目光堅定,篤定著自己將會擊敗魔王。

擊敗魔王的人,就是真正的勇者。

看得越多,你越會清晰感覺到,辛梅爾在這段旅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越會發現,在芙莉蓮不到1%的生命中,那段與辛梅爾一同的冒險之旅到底對她進行了怎樣的改變。

也正是因為有了辛梅爾這個在作品第一話,就告別主線故事的主角,有了這個死亡時間被當成年歷的主角,《葬送的芙莉蓮》所想要傳達給壽命論的溫暖解法也就浮現了出來:

—— 記住他們,與他們一同旅行下去。

接受這些無解的議題,不猶豫,不遺憾,掌握住當下,這些話聽起來可能有些冠冕堂皇。

但是相信我,在旅途的終點,你也會被辛梅爾改變,相信《葬送的芙莉蓮》,這個夢幻童話所想傳達的一切。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