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是個沒結果的愛情!男主角一旦觸碰人類就會消失「看這部動畫前請先準備好紙巾!」
夏天已經結束,迎接而來的是開始有點冷的秋天。可是啊,有些人的時間點是永遠定格在夏天,因為那時的夏天是多麼地美好,回想起是多麼地甜,多麼地清爽、也是多麼地刻骨銘心。夏天是短暫的,就如他們的愛情一樣,短暫但卻烙印在心中,那個感覺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哪怕只是短暫的相遇。今天要介紹的動畫就是走很虐心的故事,雖然如夏天那麼地美好,但也一剎即逝。
《螢火之森》
這是一部被無數人(包括動漫迷和非動漫迷)奉為經典的動畫。
儘管《螢火之森》的全長只有短短的40多分鐘,僅僅是一部普通電影的一半,但其豆瓣評分卻高達8.8分,並在豆瓣電影TOP250中位列第138,可謂奇蹟一般的存在。
它是2011年改編自綠川幸漫畫的劇場版動畫。作者綠川幸的另一部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如今動畫已經出到第六季的《夏目友人賬》。
在題材設置上,《螢火之森》與《夏目友人賬》有著些許相似——
兩個故事講的都是關于妖怪和人之間的羈絆,只不過前者更偏向愛情,後者更偏向友情。
看過《螢火之森》的人中,有人表示自己被療愈了,但更多的人卻傾向于認為它不是「療愈」,而是「致郁」—
即使《螢火之森》被貼上「溫馨」的標籤,即使自己早已熟知它的故事情節,但每次看到後面眼淚還是會止不住地流下來。
故事開始于女主竹川螢六歲的時候。
那是一個夏天,對于螢來說,那原本應該是一個與世上無數個夏天無異的夏天。
如果…沒有遇到他的話。。。
炎熱的夏日,在據說住著妖怪的山神森林裡,幼小的螢迷了路。
這時,在因為孤獨和恐懼而終于放聲大哭的她面前,出現了一個白色的身影。
「餵~小不點兒……」
「你在哭什麼呢?」
半掩在一棵樹後面,有著白衣、白髮、還有著白色狐貍面具的那個白色的他。
螢一邊歡呼著「得救了」,一邊激動地撲過去。
不料,那抹白色急忙躲開。
螢,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我一被人類碰到就會消失。」
他這樣說道,螢不解。
消失是什麼?」
「消失就是滅亡的意思。」
即使這麼說著,他還是帶她走出了森林,牽著她的手(隔著一根木棒)。
「我叫竹川螢,你呢?」
他不答,任由那帶有一肩碎花的襯衫,被路過的風兒吹動。
「總之,明天我會帶著謝禮再來的,再見!」
螢大聲說完,掉頭就跑。這時她的耳畔傳來一個聲音,
「我叫‘銀’。」
螢,停下腳步,回過頭去,卻已不見了銀的蹤影。
這是螢和銀的初次邂逅。
第二天,螢如約而至。而銀也正坐在石階上,等著她。
「我以為你不會再來了。」
面具掩映下,螢看不見他說這話時的表情。
第三天、第四天……接下來的日子裡,螢都去了銀所在的那個森林。
他們在林中邊走邊說笑。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讓螢開心得不得了。
只是無論是怎樣的嬉笑打鬧,螢始終都不能觸碰他。
銀這麼說,森林裡的其他妖怪,也不止一次地警告——
「人類的小孩,別碰銀的身體。」
為什麼不能觸碰?螢不知道。
同樣不為她知道的,還有他面具之下的真實容貌。
草地上的銀,貌似睡得很安詳。
「碰下面具沒事的吧?」
螢,小心地拿起了面具。
「為什麼要帶著面具呢?」
「要不帶著這樣的面具,看著就不像妖怪了吧。」
回去的路上,螢告訴銀她是夏天才到鄉下爺爺家玩的,明天必須回家,不能再來了。
銀沉默了片刻,說道:
「明年還能來嗎?」
就這樣,螢開始盼望著夏天的到來。因為她知道,約定的夏天,銀在等她。
下一個夏天,再下一個夏天,從小學到中學,螢漸漸長大。
不變的是每一個夏天,她都會去那個森林。
這年夏天,已成為高中生的螢穿著制服,如約來林中見銀,並告訴銀自己畢業後想到附近工作,這樣就可以經常見面了。
銀沉默了半晌,對螢說出了自己的身世。
原來銀並不是妖怪,但也已經不是人類了。
他曾經是人類的小孩,但在嬰兒的時候,就被丟棄在了這座森林裡。
本來那個時候,他的生命就應該結束了,但是山神大人憐憫他,用妖術讓他繼續活下去。
因為這樣,銀一直都沒有死,卻也不能再接觸人類,成了幽靈一樣、飄忽不定的存在。
銀與螢不屬于同一個世界,這一點他知道,她也知道。
「總有一天,時間會將我們分開吧。」
「但是,即便如此,在那個時刻到來之前,我們都要在一起哦。」
那天,銀邀請螢晚上和他一起參加妖怪們的夏日祭典。
看到螢流露出了一些擔憂的神色,他撫慰她。
「我會保護螢的。」
聽後,螢笑了,忍不住戲謔。
「你這麼說的話,我會想撲過去的。」
「那就撲過來吧,我是說真的。」
晚上的夏日祭典顯得異常熱鬧,兩人愉快地到處逛著。
四處洋溢著溫馨的氛圍,一切的一切都讓人覺得,這樣的快樂彷彿可以永遠存在,永不消失。
夜色籠罩下,他們來到了河岸邊。
銀摘下自己的面具,輕輕戴在螢的臉上,而後…低頭輕吻。
這時,兩個小孩追逐著跑過,其中一個眼看就要摔倒,銀連忙扶住了他。
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孩子並不是妖怪,而是銀所不能觸碰的人類。
銀的手開始幻化為綠色的熒光,而這…宣告著他生命的即將消逝。
他先是驚訝的一愣,隨後忙轉向螢,笑著說道,
「來吧~螢…」
「我終于可以碰到你了~」
聞言,螢摘下了面具,眼角帶淚地撲了過去。
在漫天熒光閃爍中,銀的身體漸漸消失,兩人終于擁抱在了一起。
這一生,僅此一次的擁抱。
至此,故事戛然而止。
《螢火之森》的結局是令人唏噓的。
看完之後,想要狂揍裡面那個不好好走路的熊孩子的人,多得可以繞著地球好幾圈。
然而,這樣的結局是偶然,也是必然(其伏筆實際早已佈滿全篇)。
最後的人類小孩誤闖妖怪祭典,早在動畫一開始爺爺向螢講述兒時故事時,就有了暗示。
而螢在祭典上也發現,「所有的妖怪都化成了人形」。這就讓從外形上區分妖怪和人類變得不再容易,以至于他們沒有認出那兩個人類小孩。
更深層次的伏筆,則是動畫前面部分那歡快日常中,隱隱透露出來的憂鬱之感。
無論是有多想在一起,人和妖注定無法結緣,這是她與他之間悲劇的根源。
並且,我們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螢火之森》對于時間的處理。
螢和銀身處不同的世界,兩人原本擁有著兩套不同的時間——
螢的時間是人界的時間,是向前流動。因此,她隨著時間成長,模樣也不斷發生變化;
而銀的時間卻是妖界的時間,是靜止不動的。所以,他的樣子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生變化。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伴隨著螢進入他的生命,銀的時間也開始流動。
一直以來,銀都是寂寞的。
非人非妖的臨界身份、「不能觸碰人類」的咒語,都將他與外界永遠隔絕。
借助那張白色的狐貍面具,他隱藏起了自己的情緒。
對于永遠不會死去的銀來說,本來四季的更替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是螢的出現,讓他開始期待每一個夏天的到來。
他從原來的含蓄,漸漸變得坦率。
初次相遇,聽到螢說兩個人走在一起,「感覺像約會一樣呢」,他只是輕輕地吐槽了一句,「沒情趣的約會呢」;
若干年后的夏日祭典上,螢說了同樣的話,這時的銀卻溫柔地回道,「就是約會呢」。
隨著時間的流逝,螢的言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最明顯的,莫過于起初的時候,她會控制不住的想要撲向銀,卻每每被銀一棒打退。
到後來,她不僅會主動避免,還不免嘮叨提醒。
「無論發生什麼,一定…不要碰到我哦。」
動畫中不時地出現螢與其他人(包括爺爺、同學等)的牽手,與她和銀不被允許的觸碰,形成了殘酷的對照。
對于他們來說,擁抱對方是一種奢望。
因此,當阿銀最後因為一次意外、瀕臨消失之際,兩人卻能因為終于可以擁抱在一起而露出欣慰的微笑,儘管這微笑伴隨著眼圈中泛起的淚花兒。
因為銀的消失,螢的夏天定格在了永恆——
那是兩人共同培育出來的、名為回憶的寶物。
這樣一段美好的感情,在最後,最後,居然奢侈的只留下一個擁抱的溫度,和一段無法忘卻的記憶。
也正是這一點,似乎正好戳中少女的心思,那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情緒,那種美好而又讓人疼惜的愛情,最後終將化成泡沫,隨風而去。
到最後,依然很感謝那個陪伴自己度過美好歲月的人。往往,就是這種沒有結果的故事才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吧。
沒看過的朋友快點去看吧,但是觀看之前請先準備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