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漫畫畫風變遷史,90年代完爆其他年份!動漫的文藝復興時期,畫風都華麗麗~
每當看少女漫的時候
內心都是激動無比的~
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的小編
從小時候就愛看 少女漫
什麼圣少女、小櫻
通通都是我的最愛!!
不過你知道早期的少女漫是怎樣演變的嗎?
早期的畫風可不是現在這樣哦
隨著時代變遷,
不同時期畫風也各不相同
↓↓↓
近日,京都精華大學漫畫部
公開了少女漫畫各年代畫風變遷研究資料。
對眼睛的畫法、五官風格的變化,
從中反映出了每個時代不同的流行趨勢,
以及日本漫畫對西方深邃臉孔的憧憬之情。
引起眾多日本網友的大討論,一起來看看吧~
1960年代:運動型為主
這個年代的漫畫通常是運動的主題,女主的形象也多為較健壯的運動女生形象。眉毛較粗,嘴唇較窄,眼神堅定,睫毛濃郁。此時男性漫畫家也居多。
運動漫畫:アタックNo.1
1970年代:鼻子尖得戳死人
70年代的漫畫非常流行尖鼻子和白人的長相,金黃亮麗的頭髮是標志。女生多為「美麗纖細」的形象,和60年代很不同的一點在于,線條輪廓逐漸由「粗獷」變為「細膩」,尤其是臉部線條,且表情也較為豐富。女性漫畫家開始活躍。
1972年池田理代子創作的《凡爾賽玫瑰》
1980、1990年代:堅韌的眼神和性格
這個年代開始有了堅韌的形象和眼神,眼睛周邊的線條開始統合,上下兩邊採用較粗的線條,炯炯有神的雙眼看起來意志相當堅定,上唇經常用網點或較淡的線條繪制陰影效果。此時期人物通常性格比較獨立勇敢。
1994年《圣少女》
1998年《神風怪盜貞德》
1996年《魔卡少女櫻》
1992年《不思議游戲》
2000年代:更偏向亞洲人的長相
這個時代逐漸脫離了白人形象,更偏向亞洲人的長相,不再那麼追求尖尖的鼻子和櫻桃小嘴,而是開始變得圓潤。形象也更加休閑。
2005年《好想告訴你》
2009年《緋色戀》
2010年代:清爽畫風
眼睛上方加粗線條、睫毛線條細但不像過去那麼濃密。眼睛內部的效果也比90年代來得簡單許多,整體感覺有如少年漫畫般的清爽畫風。
2011年《晝行閃耀的流星》
2011年《青春之旅》
那麼對你而言
最喜歡的少女漫畫是又是
哪個時代哪位畫師的作品呢?
歡迎留言和大家一同分享~